发布时间:2019.08.02 阅读:6048
学会利用眼睛的语言
眼神是心灵之窗,心灵是眼神之源。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。《人体秘语》的作者莫里斯对人类的眼睛是这样定义的——它直径大约2.5厘米,但却像是从石器时代以来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。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.37亿个细胞,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。这些感光细胞,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。这就说明,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,也能传递出千万个信息,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,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。所以,眼球的转动,眼皮的张合,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,眼睛与头部动作的配合,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言,都在传递着信息,进行着交流。
事实上,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,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,人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。我们的喜怒哀乐,悲欢离合,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。
在我们日常交流过程中,用目光注视对方是一种起码的礼仪。用目光注视对方时,应是自然、稳重、柔和的,不能死死地盯住对方的某一部位 ,或不停地在对方身上“扫射”。
在人际交往活动中,眼神应注视对方脸上的“三角”部分,这个“三角”以双眼为底线,前额为上线。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,会显得很严肃认真,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。
1注视时间
与人相处,若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1/3左右,表示友好;不足1/3表示轻视;占到2/3左右,表示重视;超过了2/3, 则表示兴趣十足或者怀有敌意。
2注视角度
平视,适用于与身份、地位相当之人进行平等交往;侧视,含有轻蔑不敬之意;仰视,表示尊重敬畏;俯视,表示对晚辈的宽容、怜爱,也可表示轻慢、歧视。
3注视部位
短时间地注视对方双眼,表示聚精会神、专心致志,称为关注型注视;注视对方额头,表示严肃、认真公事公办,称做公务型注视;注视对方眼部至唇部,是交际场合的常规,称为社交型注视;随意-瞥他人身上任意部位叫做随意型注视,也叫瞥视,表示注意或者敌意。
4注视方式
直视,表示认真尊重坦诚;虚视,即目光不聚焦于某处,眼神不集中,表示胆怯疑虑或失意扫视,即上下左右反复打量,表示好奇吃惊;环视, 即与多人交往时有节奏地注视不同的人或物,表示“一视同仁”;他视,即与人交往时眼望他处,表示胆怯、害羞、心虚、反感、心不在焉;无视,即闭上眼睛不看对方,表示疲惫反感没有兴趣。
5注视变化
目光视线、眼神的变化,都反映着内心情感的变化。比如:眼皮眨动过快表示活跃、思索,过慢表示轻蔑厌恶;瞳孔突然变大放光表示惊奇、喜悦,突然缩小无神表示伤感、失去兴趣;眼球反复转动表示心有所思。
世界上的各民族注视习俗也是有差异的。例如,日本人认为直视对方的脸是失礼的,他们习惯看着对方的脖子;在地中海沿岸,人们深信呆滞的目光会带来灾难;在希腊,凝视别人是极端无礼的,而阿拉伯人则认为凝视对方是起码的待人礼节......
在交谈中运用眼神,是一门需要刻苦学习的艺术。泰戈尔在他的《素苞》中曾经以哑女素苞为模特描述了眼睛的传神作用。他写道:“当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时候,言辞并不容易找到,必经过一个翻译的过程,这往往是不准确的,于是我们就会发生错误。但是这双眼睛却不需要翻译,思想本身就融人这双眼里。在眼睛里,思想敞开或是关闭,发出光芒或是没入黑暗,悬静着如同落月或是像急闪的电光照亮了广阔的天空。那些自有生以来除了嘴唇的颤动之外没有别的语言的人,如果学会了眼睛的语言,则表情的变化将是无穷的....”